近年來,在國內補貼退坡加速和光伏技術進步的驅動下,產業鏈從多晶硅到組件的價格均加速下降,與此同時,玻璃、膠膜、背板等輔材成本占比隨之提高;同時隨著電池組件效率的提高,先進輔材技術對于組件發電能力的增益也將放大,未來光伏輔材在產業鏈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。
1、光伏玻璃:光伏組件封裝必需品,市場空間成長性優于裝機量
光伏玻璃主要指超白壓花鋼化玻璃,是組件封裝的必需品。
由于單體太陽能電池片的厚度在200μm以下,機械強度差,容易損壞;且表面的電極容易受到空氣和腐蝕性氣體的氧化和腐蝕,無法滿足長期戶外氣候變化的嚴酷條件,因此對于常規組件來說,幾十片電池片(通常是60和72片)需要通過EVA密封在一塊光伏玻璃和一塊有機背板中間構成組件,成為光伏發電陣列的最小單元。如果是采用雙面電池片實現組件雙面發電的話,背面封裝材料也需要具備透光能力,目前一般采用玻璃或者透明背板。
因此,光伏玻璃在組件成本中的占比也在持續提升。以典型的60型組件為例,多年來組件規格基本沒變化,單塊組件封裝的物料用量總體穩定,但由于價格降幅的不同,玻璃的成本占比從早期的3.7%上升到10.4%,在單晶組件里的占比也達到8.8%。此外,由于雙玻組件的出現,單套組件的成本約增加30元,玻璃的總成本占比進一步上升至13%,成為組件非硅成本中占比最高項。因此,隨著組件價格繼續下探而玻璃成本相對剛性,光伏玻璃已經成為光伏產業鏈價值分配重要的一環。
2、光伏玻璃產品特點:透光性、強度要求高,需要采用壓延工藝
光伏玻璃屬于平板玻璃的一種,根據成型技術的不同,玻璃生產工藝可分為壓延、有槽垂直引上、對輥(也稱旭法)、無槽垂直引上、平拉和浮法等,其中浮法是玻璃工業中最主要的成型工藝,浮法玻璃占全球玻璃總產量的90%以上。
與一般平板玻璃不同,光伏玻璃需要具備如下特性:透光率高,吸收率和反射率低。
光伏玻璃最重要的特性是透過率高,普通玻璃因為含鐵量高,往往呈現綠色,從而降低透光率。
光伏玻璃一般采用低鐵超白玻璃,其鐵含量不足普通玻璃的1/10,透光率則在91.5%以上,而同等厚度的普通玻璃僅有88-89%,根據實踐經驗,透光率每提升1%,組件發電功率可提升約0.8%。
抗沖擊性能。
光伏組件在運行中可能要面對風壓、積雪、冰雹、投擲石子等外力和熱應力沖擊,因此通常采用機械強度高的鋼化玻璃。
耐腐蝕、耐高溫、熱膨脹系數低等。
能夠滿足上述條件的只有超白浮法玻璃和超白壓花玻璃,其中超白壓花玻璃是晶硅電池蓋板的首選。其原因是,與超白浮法玻璃相比,光伏玻璃正面用不同程度的朦朧紋面處理,減少光反射,反面用特殊花型處理極大增強了太陽光斜角度滲透率,在太陽光斜射及組件呈角度安裝時,光伏玻璃比超白浮法玻璃的綜合透光率高3%~4%。
3、光伏玻璃的生產流程:主要分為原片生產和深加工兩大環節。
原片生產是體現競爭力的核心環節;原片生產是將原料經過混合、熔化、壓延、退火和切割五個步驟后,得到的未經處理的光伏原片半成品;深加工則將原片進行磨邊后進行鋼化,得到鋼化片,或進行鋼化+鍍膜,得到鍍膜片,用于組件封裝。